投资民营医院的小圈子事件
医网摘要:关于民营医院的投资主题,每年都会成为一波热点,但似乎民营医院从未像互联网、新媒体或者Tesla那样,引领投资风尚。核心原因不仅在于民营医院面临的税收、医保等不平等竞争,深层次原因是人们对民营医院的不信任、传统的负面印象而导致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民营医院成为一个小圈子事件。这个事件从来不像投资互联网、新媒体或者新能源那样具备社会意义的正能量。
谨慎的一级市场
而一级市场的谨慎态度或对民营医院投资有所启示。在一级市场,近几年来,医疗健康领域一直与清洁技术、消费服务和TMT并肩成为投资者关注的四大行业。从2009年国家提出新医改的相关政策,到2012年的“十二五”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伴随医改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医疗服务行业的投资潜力逐渐凸显,尤其是民间资本在医疗领域的活跃度有明显上升。
不过,从已经披露的投资案例来看,投资民营医院的并不多。面对政策的频频利好,更善于把握市场脉搏的一级市场缘何如此谨慎?
据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主任王兴琳介绍,“从宏观的政策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目前民营医院的发展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但是在机制体制上的改革还有待完善。”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徐克成,“相关配套政策的真正落地才是民营医院投资的引爆点。如果政策落地不了,估计又只能成为暂时的炒作。”以土地政策为例,民营资本用地不但价高,而且真正获得土地也是万般困难。
其实,对于国内的民营医院投资,光有政策是不够的,还有其他细节方面的困难,比如,民营医院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徐克成认为,那些信奉“挣快钱”的投资者是不适合投资民营医院的。
上述现实难题反映到资本市场,那就是PE对民营医院投资的慎重。富达亚洲合伙人林蕊曾在公开场合表示,“PE对于医院投资的推出渠道主要是上市和并购。然而,中国资本市场缺乏医疗投资企业,业绩良好、增长前景好并符合上市条件的民营医院很少。”
公开资料显示,在最新的境内拟上市排队IPO企业和撤销材料企业名单中,仅有慈铭体检、广东复大医疗等屈指可数的医疗服务企业在列。
推荐阅读:
本文来源: http://yejie.ewsos.com/yydt/20131114/984490.html